默认
回复 1

216

主题

24

回帖

2200

积分

管理员

管理员

Rank: 10Rank: 10Rank: 10

积分
2200
在家菩萨戒的意义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8-9-5 17:44:2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
     “戒如明日月,亦如璎珞珠;微尘菩萨众,由是成正觉。” ——《梵网经》
   
     菩萨戒乃诸佛之本源,行菩萨道之根本,是在家菩萨自誓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的最高乘戒。据《梵网经》(卷下)所载: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:一者常得十方诸佛愍念守护;二者临命终时,正见心欢喜;三者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;四者功德成就、戒度成就;五者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。
    戒,译为“清凉”,因三业烦恼如火炽然,焚烧身心,戒能息灭热恼,令得清凉。又名“别解脱”,亦即持守戒律,能个别解脱烦恼,如《佛遗教经》云:“戒是正顺解脱之本”。佛弟子应当明白,受戒不是束缚和限制,而是修行的指导与保障,使吾人具备正知正见,依循正确的准则而行,清净三业,渐次提升,而能与道相应。因此,戒是生善灭恶的工具、超凡入圣的指南、成佛作祖的阶梯,是入道的根本。
   菩萨戒,是发大乘心的菩萨所受持的戒律,分为出家菩萨戒和在家菩萨戒两种。出家菩萨戒出自《梵网经.菩萨心地戒品》,共有十重四十八轻戒;在家菩萨戒则出自《优婆塞戒经.受戒品》,计有六重二十八轻戒
   
     识轻重 明持犯
  在家菩萨戒有六重二十八轻,什么是重?什么是轻?重,即是重法罪,共有六条,乃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五戒,以及不说四众过戒。轻,指失意罪。“失意”,谓失菩提正意念,亦失世间善意念。此失意罪,共有二十八条,为轻罪。
 无论是重、是轻,每一条戒都有其开遮持犯。受戒之后,戒期当中,和尚将为戒子讲戒,除了令戒子明白戒文的内容,也要明白每一条戒的开遮持犯。明白开遮,才能了解戒的持犯准则。
 《资持记》曰:“遮即是制律。…余并不制,意即是开,故云以非制也。”开,即是开缘、允许。遮,为禁作之意。持,谓保持;犯,谓毁犯。持犯各有二:一是止持,即止恶为持戒;反之,为作犯,即作恶为犯戒。二是作持,谓作善为持戒;反之,为止犯,怠慢三业,不修作持之善业,即是止善为犯戒。

     知果德 解因行
 《受菩萨戒仪》云:“三皈五戒得人身,十善八斋生天报,持十戒、具足戒,出烦恼之爱河,得罗汉之圣果。受菩萨戒者,得于佛果。”故《梵网经》中记载,菩萨戒“是诸佛之本源,菩萨之根本”。本寺传授在家菩萨戒期间,从三皈五戒开始,次授八关斋戒、菩萨戒,受戒戒子如法纳受在家诸戒法,功德殊胜难伦。
 《受菩萨戒仪》提到,受持菩萨戒有八种殊胜:
  一、极道胜:受菩萨戒,如大鹏鸟举趐高飞,能至十万九千余里。这是因为受持菩萨戒,一发心即超越六道轮回;二乘行人则回小向大,迳趣无上菩提。
  二、发心胜:一念发大悲智之心,即超二乘境界。如过去有一沙弥,由于发广大菩提心,其师虽已证得阿罗汉,反对其生恭敬,为沙弥担荷衣物、让路而行。
  三、福田胜:假使供养满阎浮提内阿罗汉, 不如受菩萨戒之功德。
  四、功德胜:受声闻戒, 其光犹如萤火; 受持菩萨戒, 功德则如日光, 无所不照,功德广大。
  五、受罪轻微胜:受持菩萨戒, 设使破戒, 犹胜外道不受戒者。外道邪见, 永沉恶道, 无有出期。破戒之人, 由戒之威力, 即使堕入恶道, 受罪轻微。若堕地狱, 作狱中王; 若堕畜生,作畜生王;若堕鬼中,作鬼中王;若在人间,作人王国王;若在天中,作天中王。生生之处,不失王位。故《璎珞经》云,有犯名菩萨,有戒可破;无犯名外道,无戒可破故。
  六、处胎胜:菩萨处胎时,常为天龙八部诸善神王之所守护。
  七、神通胜:能变大地为黄金七宝,搅长河为酥酪醍醐,能一念超百千世界,能一日化百千众生。
  八、果报胜:生莲华藏海,证法性身,一得真常,永无退转。
  戒为正顺解脱之本,是一切修行的基础,一切善根功德皆由持戒而生。《楞严经》云“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生慧。”戒如良师,指引方向;戒如轨道,规范身心;戒如明灯,照亮前途;戒如宝剑,断除三毒;戒如船筏,到达彼岸。《梵网经》谓“戒如明日月,亦如璎珞珠;微尘菩萨众,由是成正觉。” 《大般涅槃经》云:“一切众生虽有佛性,要因持戒然后乃见,因见佛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无论是在家、出家,欲于修行有所增益,必须以戒为师,依戒而生诸善法,净化身心,直趋菩提。
     破戒比丘.犹胜外道
     佛经说:「詹匐花虽萎,犹胜诸余花。破戒诸比丘,犹胜诸外道。」佛说破戒的比丘虽像已死之人,但因为戒的余力,仍然能够胜于人天道行。犹如牛黄、麝香、烧香,没后香仍不散。犯戒的比丘,胜过无犯的人。所以佛又说,有犯名菩萨,无犯名外道。《大智度论》亦说,宁愿受戒而破戒,破戒忏悔后便能得清净解脱,但不受戒则轮转三界,永无出离之期。
     佛门有二健儿,必解脱:一者持戒不犯,这种人一定解脱生死。二者犯能忏悔,虽犯戒能忏悔,也必解脱生死。
     佛说,过去有四比丘犯重戒,于空王佛前至诚忏悔,七天七夜,罪业得清净。四比丘现在都已成佛:东方是阿閦鞞佛,南方是宝相佛,西方是阿弥陀佛,北方是微妙声佛。
    所以大家要记住,宁可受戒犯戒,不能不受戒;如果犯戒,至诚忏悔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能忏悔,是大善,忏悔发露,立志不再犯,即得清净。
    我们无始以来,罪业多如恒河沙,大如须弥山,故必须向佛忏悔,才能解除。如《五十校计经》说:“齐至等觉,皆令忏悔。”到了等觉菩萨的地位,仍需忏悔,何况我们这些凡夫!
    如《金光明经文句》云:“当知忏悔位长,其义极广。云何而言止齐凡夫?是故五十校计经,齐至等觉,皆令忏悔。”

    大众对受戒的误解:
   1、知法犯法,罪加一等,还是不学戒,不认识他的好。
   2、他们告诉我,我这么年轻,要是受了戒,万一犯戒,一定下地狱。
   3、要是受了戒,起心动念都是罪,死定了。
   4、受了戒做错事还要忏悔,还是不受戒好,也不需要忏悔。

附录:
           受持戒律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----- 释清净法师
      一部分信众对受三皈五戒存在顾虑,怕受戒后行为受到约束,给日常生活带来种种不便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,我们要明了佛教戒律的精神是“防非止恶,成就道业”。
     《百喻经》口渴见了水却不喝:过去有这样的一个人,在沙漠里走得非常口渴,很想弄些水来,以解除这个苦痛,看到远处热雾,当作是水,可是走过去一看,却又不是。后来东找西寻,终於给他找到一条河流,河水滔滔不绝地流著,而且很是清洁。然而,这个人却只是呆望著,并不下去喝水。别人看也很奇怪,问道:“你口渴找水喝,现在找到了,为什么又不喝呢?”这人回答说:“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?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。既知喝不完,所以我不去喝了。”结果他因一口水也不喝而被渴死在沙漠里。这个故事比喻:有些人不明白佛教戒律的精神和本质,虽渴望修行,但当看到戒律很严格,就开始犹豫了:“我能受得了这些约束吗?有必要受这些约束吗?”因一时不能全部受持,就索性舍弃一条也不受,仍旧流转生死,沉溺六道。岂不知在戒律上,如能全部受持固然最好,即使做不到全部受持,哪怕受持其中一条,也将会成为最终成佛的因缘。宁受戒犯戒,不空过此生。

  一旦无常至,方知梦里人,万般带不去,惟有业随身。
  世上光阴短,地狱噩梦长,随缘消旧业,莫再造新殃。
  爱河千尺浪,苦海万丈波,欲免轮回苦,及早念弥陀。
  少说一句话,多念一声佛,打得念头死,许汝法身活。
  愿生西方净土中,上品莲花为父母;
  花开见佛悟无生,不退菩萨为伴侣。
  一句弥陀妙难量 凡圣同依证真常
  但愿此法广流布 穷尽三际遍十方
  念佛法门,即浅即深,智者见智,仁者见仁。
  十地菩萨,不离念佛,薄地凡夫,亦蒙佛恩。
  阿弥陀佛,法界藏身,包容虚空,周遍微尘。

座右铭:财上平如水,人中直似衡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返回顶部